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从陈季玉米的供需角度来看,消费增幅不及产量,因此库消比反弹。进口方面,今年1—5月我国玉米进口总量为1013万吨,较上年同期的1018吨略减0.5%。玉米进口量不大,但小麦和大麦进口却激增,小麦饲用替代较多,因此目前虽然市场上流通的玉米越来越少,但整体来看,全年玉米基本不存在供需缺口。
“今年东北春播开局顺利,近期华北地区旱情引发了市场关注,目前华北地区正处于夏玉米播种至出苗阶段,持续的高温不利于玉米出苗。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6月18日开始华北地区将有较大范围的降雨天气,旱情将有所缓解,因此近期盘面玉米新季合约走势虽较近月略抗跌,但整体依然偏弱。”刘冰欣称。
“经过大半年的市场消耗,玉米市场余粮压力渐行渐弱,目前逐步进入传统供应断档期,如仅考虑玉米供需面情况,玉米市场或迎来一波反弹行情,但小麦与玉米紧密的消费比价关系决定了小麦市场情况对玉米有较大影响。”大豆天下网高级分析师康全贵表示,今年新季小麦整体产情较好,华北地区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快速收窄至可替代价差的水平。已经有饲料企业在小麦产区收购新麦,但数量不大,以随用随采为主。
“由于我国小麦产量稳定、供应充足,每年均有部分小麦用于饲料消费,对饲用玉米需求会形成挤压,不过,今年流入饲用领域的小麦数量会小于去年。综合看,新季小麦对玉米价格有一定拖累但相对温和,二者价格仍会在相互比价中寻求平衡。”康全贵称。
需求方面,虽然夏季是玉米深加工传统淡季,但生猪价格反弹给玉米需求带来曙光。不过,康全贵认为,尽管近期生猪价格大幅反弹,生猪养殖利润明显增加,养猪热度快速升温,但对玉米需求的起量而言为时尚早。一方面,去年持续下降的能繁母猪存栏对生猪产能的影响开始显现,预计二季度的存栏及出栏数据较一季度仍有下降可能,从而导致整体饲料需求难以起量。尽管养殖端有二育及压栏的现象,但这部分增量难以覆盖整体存栏减少导致的需求减量,而伴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压栏及二育明显退潮。猪周期的核心在于能繁母猪的产能变化,能繁母猪已连续回落至4000万头下方,但距离国家最新预设的3900万头安全保有量仍多出近百万头。从养殖情绪回升到事实产能重回增长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目前的生猪价格也仅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并不能大幅刺激养殖热情,综合看其对玉米需求的影响正面但支撑有限。
刘冰欣也提到,饲料企业有采购小麦替代玉米的现象存在,有部分品质偏差的新麦已经流入饲料企业,挤占玉米市场需求。但目前不仅是小麦,玉米和高粱的价差也从此前的负值转正。在玉米市场没有出现明显供应缺口的背景下,小麦大规模替代玉米的难度较大,即便能够替代,可能也要到8月以后。不过,市场对新季玉米的丰产预期较为强烈。虽然市场看好下半年生猪价格,但谷物供给无虞,玉米上行空间有限。
综合来看,刘冰欣认为,从玉米市场供需关系分析,小麦补充饲用,叠加前期大量进口的替代谷物,后期不存在供需缺口,国内饲料粮供应仍偏宽松。预计在未来青黄不接的七八月份,玉米价格或有小涨,但也会呈现“一步三回头”的走势。未来需关注中储粮对玉米和小麦的政策导向,以及美国玉米主产区天气变化对国际玉米价格走势的影响。
“对后期价格持中短期弱反弹、远期仍将承压的判断,中短期反弹的重要核心支撑是,供应断档期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被迫提价促使现货价格回升。”康全贵告诉记者,后市市场干扰因素包括进口玉米拍卖、陈稻拍卖及小麦替代。远期看,今年东北产区的种植成本明显下降,玉米价格仍将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