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作为新季稻谷的“第一镰”,近年在我国稻谷总产中的占比在14%左右,其中普通早籼稻多用于储备,而个体加工企业则以加工优质早籼稻为主,近两年制粉需求的旺盛也支撑圆粒早籼稻种植面积呈增加趋势。2023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33.7万吨,其中湖南743.2万吨(占比26.2%)、江西684.5万吨(占比24.2%)、广东529.7万吨(占比18.7%)、广西479.4万吨(占比16.9%),四省区合计产量占比达到86%。而考虑到纬度和气候,其成熟由南向北依次展开,当前海南和广东部分早稻已收割上市,而江南、华南北部的早稻多处于孕穗至抽穗开花阶段。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6月9日以来,江南、华南等地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4倍,湖南、广东、广西渍涝害占比分别为28.9%、54.9%、24.5%。湖南中部、江西中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等地处于抽穗开花期的早稻遭受“雨洗禾花”灾害;轻度、中度和重度“雨洗禾花”面积占南方早稻产区种植面积的比例分别为9.9%、5.2%、1.4%,合计面积达到16.5%。
“雨洗禾花”是指在水稻抽穗开花期,由于强降雨冲刷稻苗,影响早稻开花授粉,造成空瘪率增加、结实率下降,导致水稻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一方面,由于雨水的冲刷作用,造成部分花粉流失,花粉活力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湿度大,造成花朵不易张开,花粉传播距离缩短,不利于授精结实。
受此影响的首先是纬度靠南的广东、广西两地。此前,中央气象台在5月底预计2024年广东早稻平均单产较上年减产幅度超过1.5%(减产年),其余主产省早稻平均单产增减幅度在1.5%以内(平产年),主要原因是5月份广东早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较大。而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电话调研了解到,由于广东早稻较江西、湖南等地成熟整体偏早15天左右,所以更靠南部的粤西地区受灾影响不大,已收割上市的少量早稻价格较高,“优粮优价”趋势明显,但粤北和粤东地区接连受到6月持续降雨影响,产量预期减少,但质量受损程度还需持续关注。
其次是江西和湖南两个主产大省,目前该区域早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今年江西省早稻意向面积1823万亩,湖南省完成早稻栽插1818.5万亩,种植面积总体稳定。据调研,目前江西早稻总体长势正常,未有大面积病虫害或稻瘟,但未来持续低光照对生长不利,灌浆期可能延长,并对出米率等品质指标产生影响,局部地区反映因排涝设施老旧、缺少维护,可能影响早稻生产受灾后的补救措施;而今年湖南雨水较多,湘江、沅江水位持续上涨,土壤始终偏湿,6月上旬以来湖南平均降水量为162.8毫米,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五多,市场对产量预期不乐观,质量方面还需持续关注7月中旬收割前的天气情况。
6月23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早稻“雨洗禾花”风险预警,预计6月24日至月底,长江中下游沿江及江南北部等地有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主雨带仍集中在江南、华南早稻产区。结合调研情况,江西、湖南等地的早稻灌浆期可能延长,除了在单产、质量上有风险,还可能会因为窗口期较紧而影响晚稻播种,具体影响程度还要持续观察未来20天的气象情况。考虑到收购企业对指标要求较为严格,预计新季早稻收购难度会加大。同时,江西等地反映近年再生稻种植意愿有所提高,目前再生稻正处于分蘖期,8月份进入灌浆期,受当前阴雨天气影响较小,可能成为各级储备轮入的有力供给。